VIEW

2023.03.02

颂扬新声 | 以产品线品牌策略,为商业零售及不动产企业注入强大竞争力

存量时代背景下,新零售风口正劲、智慧商业方兴未艾,叠加互联网电商线上线下整合加速趋势,传统地产企业不断谋求战略转型升级。行业竞合催生商业大资管趋势,对未来商业品牌战略规划提出更高要求。其中,产品线的规划是否科学得当,使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强有力的发展,将直接关系企业品牌战略的成效。“产品线品牌打造”已成为企业整合品牌资产,树立鲜明产品个性,进而实现市场扩张的重要举措。

一个企业中,不同业务版块下具有近似功能或目标客群的相关产品或服务群组,称为产品线。大型企业通常拥有复杂的业务线、产品线系统。

颂扬©业务线产品线品牌模型

对于一个拥有多产品线的企业而言,科学的产品线策略帮助企业将战略资源更好地配置于战略板块,对内明确产品标准,统筹招商、运营、产品设计、营销等多团队工作,指导、推进产品落地;对外讲好细分领域的品牌故事,在消费者、商户、合作方心中建立清晰的品牌认知,快速有效地构筑品牌影响力。


商业产品发展如果缺乏清晰的品牌策略,将导致一个短期不明显但长期代价极高的后果——

•重复投入、甚至内部互相竞争

•资源分散、每一个都力度不足

•少则不够精准对位,多则管控难度大

随之带来的都是高成本


随着市场及企业发展情况改变,产品线不是一成不变的,往往需要适时而调。当出现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情况时,一般会引发产品线整合的需求:


01/

单一项目成功后的产品复制


在业务发展初期,企业可能只运营单个规模较小的项目,品牌意识暂且薄弱。但若单一项目获得成功,企业则有可能考虑产品复制的问题,遂产生产品线品牌打造的需求,以更好地实现聚焦,提升品牌势能。


以远洋商业独立运营的综合体项目为例:2016年,受华夏文明流脉的启发,颂扬团队协力远洋商业在京杭运河之端——杭州创建了乐堤港品牌,留下了杭州首个艺术购物中心的美丽符号,并提出“打造中国文化商业新地标”的品牌战略。2020年,洞察到城市生长和文脉延续的双重战略价值,乐堤港跨越千里,在大运河的源头——通州开启了第二段点亮大运河畔城市新名片的动人之旅。


02/

单一产品线成功后的新增产品规划


当企业已成功开发运营某一产品线后,如需再开发不同的产品,也可能遇到新增产品线的问题。


合景泰富在成功运营第一个商业产品“合景汇”后,开始面临新增项目是否需区隔定位的问题。如合景泰富北京项目主打年轻人的潮酷生活消费,在建筑形态及产品定位上皆与“合景汇”不同。经研究分析,颂扬团队协力合景泰富为新产品命名“摩方”,以更精准解决品牌定位和消费者认知区隔的难题。在后续的发展中,合景泰富已将“合景汇”更名为“合景悠方”,逐步形成了“方”系的产品矩阵。



03/

项目类型丰富后的系统化整合



在项目快速拓展的阶段,容易出现产品多而不强、标准多而不清、品牌杂而不精的问题,无法高效地积淀品牌资产。


以绿地商业集团为例,高速发展时期于全国拓展了100多个商业项目,区位、类型、业态各不相同,面临项目各自发挥导致的运营管理成本高、消费者认知混乱等问题。颂扬团队2010年协力其进行商业产品线品牌梳理,从管理维度优化产品的划分标准,提出“四海”、“八方”、“人和”三大产品系。



04/

单一产品线分化



随着新项目的不断获取,亦有可能出现单一产品线无法涵盖多元产品类型的情况,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颗粒度过粗,从而增加沟通难度和管理成本。为了更贴合商业精细化运营的趋势及企业管理实际,需对单一产品线进行更科学精确的划分。


佳兆业商业集团在较长一段发展历程中,商业项目均使用“佳兆业广场”作为单一品牌对外露出,已无法满足当下多元产品类型发展的战略需求。2018年,颂扬团队为其构建以“佳”为基因的产品品牌系,将“佳兆业广场”分化为城市型/区域型的“佳纷广场”和社区型的“佳纷天地”,以传承佳兆业品牌特质,充分展现各产品品牌的协同力。



05/

轻资产项目的品牌需求



近年来各大商业地产商加速拓展轻资产,在品牌及管理输出时,企业通常面临使用自有品牌还是新品牌的抉择:使用自有品牌,有利于快速提升品牌的市场渗透率,但自持项目与管理输出项目将彼此牵连和影响;采用新品牌,可与自有品牌有效区隔,但需投入更多营销成本,亦面临难落地的窘境。


纵观行业发展趋势,轻重品牌并线发展已成行业趋势,无论重资产或轻资产项目,原则上都应遵循产品线划分逻辑进行划分。轻资产品牌是否独立命名,需结合轻资产项目的合作模式、产品标准及品牌管理等具体问题综合决策,特殊情况可针对具体项目单独命名。


以星盛商业为例,COCO Park、COCO City、COCO Garden等COCO系产品轻重双线发展,但亦存在为合资项目打造的全新品牌iCO,在延续"COCO"系的基础上与其形成一定的品牌区隔,既可在一定程度上依托“COCO”系品牌势能,又不会过多地与其相互影响。



06/

主营业务外的新产品线规划



由于市场需求变化、业务发展等原因,企业在原有主营业务外推出新产品,或与其他企业合作发展新项目,皆涉及产品规划的问题:产品如何定义?延续主营产品的品牌还是建立全新的独立品牌?以上问题都是产品线梳理的范畴。

产品线的整合梳理,既基于对产品的深度理解,亦与企业品牌高度关联:产品的规模、区位、业态、目标客群等,皆影响产品线品牌的划分和定义;企业的发展战略、品牌理念、核心价值等,亦需要与产品线品牌形成系统合力。

产品线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协同模型


01/

产品线品牌在于精而不在于多


品牌是有成本的,能少勿多,关键要义是“简化”、“聚焦”。应先由自身产品出发,做分类和减法,简化产品线。产品整合度高不高,有没有超级品牌化,是产品线成功与否的衡量关键!



02/

由多品牌向品牌系聚焦,

是行业趋势所在



随业务发展自然形成、或出于务实匹配产品多样化而形成的多品牌产品线,在行业集中化、竞争品牌化的趋势中演变为单一品牌名延展的产品系


多品牌产品线多点发力,投入资源分散,品牌难以发展壮大。品牌系不仅满足不同产品线需求,更力求简化,聚焦协同充分发挥品牌能量,最大化品牌价值。

03/

产品线是否使用企业品牌,

取决于企业品牌基因与产品属性的契合度


在实际的案例中, 有些商业产品线品牌直接使用企业品牌,如万达广场、恒隆广场等,有的则采用新品牌,如印力集团的印象系、龙湖集团的天街系等。哪种品牌策略更加科学和好用?个中复杂需具体研究和分析。


如果企业品牌基因以及对外形象符合商业产品的属性和特点,那商业产品线可以直接继承企业品牌名。反之,则应孵化新品牌,打造新的更具商业灵活度的英雄品牌。


从产品线的维度,沿用企业品牌与采用新品牌各有利弊:与企业品牌名称一致,产品品牌可以借力企业品牌声望,迅速渗透市场,强化品牌认知。但同时,受到企业品牌影响,灵活度受限制,且承担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风险。如采用新品牌,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形象不同,可更好地聚焦产品品牌形象,形成更清晰的市场认知,但新品牌打造难度较大,成本较高。



04/

以太古地产为例:

商业与酒店的优势产品线



商业地产领域的头部企业皆重视产品线梳理,亦不少成熟实践。

03/

产品线是否使用企业品牌,

取决于企业品牌基因与产品属性的契合度


在实际的案例中, 有些商业产品线品牌直接使用企业品牌,如万达广场、恒隆广场等,有的则采用新品牌,如印力集团的印象系、龙湖集团的天街系等。哪种品牌策略更加科学和好用?个中复杂需具体研究和分析。


如果企业品牌基因以及对外形象符合商业产品的属性和特点,那商业产品线可以直接继承企业品牌名。反之,则应孵化新品牌,打造新的更具商业灵活度的英雄品牌。


从产品线的维度,沿用企业品牌与采用新品牌各有利弊:与企业品牌名称一致,产品品牌可以借力企业品牌声望,迅速渗透市场,强化品牌认知。但同时,受到企业品牌影响,灵活度受限制,且承担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风险。如采用新品牌,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形象不同,可更好地聚焦产品品牌形象,形成更清晰的市场认知,但新品牌打造难度较大,成本较高。



04/

以太古地产为例:

商业与酒店的优势产品线



商业地产领域的头部企业皆重视产品线梳理,亦不少成熟实践。

北京三里屯太古里

广州太古汇


实际上,太古地产对产品线战略规划的远见并不仅限于商业产品线,亦体现在其酒店产品线 ——“居舍系列(The House Collective)”和“东隅(EAST)",以风格鲜明的形象深受客人青睐。


居舍系列品牌 —— 北京的瑜舍、香港的奕居、成都的博舍和上海的镛舍,主打精心设计的个性化酒店,致力为有品位的旅客打造独特、亲切及个性化的高尚旅游体验;东隅则是休闲式商务酒店品牌,通过配备联合办公空间、定期举办“创意觉醒”系列对谈等,形成连结社区的交流空间。


综上所述,根据商业和酒店不同的业务版块,太古地产的产品线策略有所差异:商业产品属性与企业品牌基因一致,沿用企业品牌名称,在借势企业品牌的同时亦反哺企业品牌,提升企业品牌整体势能;酒店作为新的业务版块,则采用新的品牌名称,孵化新的英雄品牌。但两个版块的产品线皆聚焦于品牌系,且产品线非常精简,集中优势资源放大品牌效应,以清晰的定位和精细化的运营获得持续的成功。